山的美好时光。
师:说得也不错,这是从思想上去探究他为什么把景色写得那么美。不过有两点我要更正一下,一是他这会儿不是"追求和向往",他已经得到了(隐居生活),那我们换一个词,换个什么词呢?
生:享受、喜欢。
师:第二呢,"多思曩昔"不一定是他们原来隐居终南山的时候,其实在王维隐居在辋川别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亲密的交往,而且彼此之间有诗歌唱和往来。王维有一个诗集叫做《辋川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示意另一举手学生回答)
生15:我觉得这篇散文中,表现了王维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第三段"当待春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很美的春景图,但是这副图完全是他想象的,因为他"此时独坐",现在还是很孤独的,但是他已经能想象到春天的美景,春天的快乐。
师:说得不错,很乐观。如果我们再去细细探究一下他为什么这么乐观,恐怕我们要说到他背后的宗教信仰的支持。"一叶一菩提",在这自然世界里,他能悟到很多禅理,所以他是充满信心和热爱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探究就只能到此打住。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后面的短文里面写到的"诗画统一"的特点虽然我们说这是一篇散文,但是它也像一首诗,一幅画,我们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如何达到"诗画统一"的。另外文中说"然是中有深趣",这个"深趣"到底是指什么?"趣"在哪里?这是个很难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大家都可以在课下去探究一下。
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下这篇文章,让大家自由探究了一些问题,我们重点抓住了对写景的文章、诗歌赏析的时候常常涉及的艺术表现技法,这大约算是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吧。希望大家不断有所收获。
(教师宣布下课。)
二、教学反思
教完这一课,我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说实话,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的。一来,我今天实在没有准备任何"花招",做的是"家常菜",敲的是老实锣鼓,对于能不能做得香敲得响实在没有什么把握;二来,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对能否创设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理想的课堂氛围没有一点底儿。
现在看来,担心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多余的。
首先说"也是多余的"。事实证明,虽然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不熟悉的课文,这些学生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习惯。(真让人羡慕!)对于字词都能自觉利用课下预习时间去疏通,这是很好的习惯。因为有了扎实的预习作铺垫,所以学生能很快进入到文章的鉴赏中来,并且能有所收获。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时间慢慢构建,但是这个"时间"绝不应局限于每节课上的那几十分钟,应该延伸到学生的在校期间的每一分钟甚至高中三年的每一分钟。课前的预习其实是最能体现自主阅读的,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课堂成为自主阅读活动的延伸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可能实现之日。
再说说"担心是必要的"。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不应是完全预设好的,而应该是适时的、即时的,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预设的问题要不要?答案肯定是要,但是不能全部预设好。没有全部预设好,老师教起来难度就大了,如果他能够尊重学生,那么他就不可避免地怀有"担心"的情绪。这个"担心"将促使教师首先能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而不是迷信教参上的定论。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的个性化阅读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