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学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学案1第2页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B.某些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

C.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离子;

D.某些不溶性盐是强电解质;某些可溶性酸是弱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弱强电解.

【解答】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故A错误;

B.强电解质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强电解质的特征是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不存在溶质分子,故C正确;

D.不溶性盐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可溶性酸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如甲烷,故D错误,

故选:C。

二、电离平衡

1、定义:在一定的条件下,但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 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这叫电离平衡。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2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3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4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电离平衡常数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用表示碱)

影响因素:

○1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2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3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_2 SO〗_3>〖H_3 PO〗_4>HF>〖CH〗_3 COOH>〖H_2 CO〗_3>H_2 S>HClO)

【习题三】

(2017秋•泰安期末)对 0.1mol•L-1 醋酸溶液在25℃下的稀释过程,不正确的是(  )

 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B.溶液中[H+]减小

 C. (c(H^+))/(c(〖CH〗_3 COOH))增大

 D.醋酸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少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