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代表企业
工厂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办者 发昌机器厂 1866年 上海 方举赞、孙英德 继昌隆缫丝厂 1873年 广东南海 陈启源 5.特点
(1)发展速度慢且不均衡: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
(2)部门分布不均衡:集中在轻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等。
(3)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概念阐释] 正确理解"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
它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知识点三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原因
(1)客观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主观原因
①政府自救: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②爱国人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表现
(1)新建工矿企业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快。
(2)出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等。
4.意义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图解识记]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