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响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超过限度,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 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思考:新经济政策"新"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比较的出结论)
4、评价(意义):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斯大林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1924-1936-1953)
(一)背景:(1)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锁。(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主要表现:特征:(1)经济: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⑤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3)思想: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
(三)评价:(1)积极作用:①经济上: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②政治上: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文化上: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2)主要弊端:①政治方面:高度集权缺乏民主和监督,造成个人崇拜盛行。②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无法持续发展;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阻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③对外关系:对外封闭,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
(3)消极影响:①模式僵化,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不利②二战后,斯大林把苏联模式定格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广大社会主义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③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四)经验教训:
(1)注重重工业、农轻工业比例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