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二章 第四节自然灾害 主备人 马荣申 备课时间 2016.10 执教老师 上课班级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分析。
3、了解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学会自我避灾。
【学情分析】:
气象灾害这一部分教材内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无需太多时间,以自学为主。教材的知识结构主要表现为:灾害类型-形成原因-灾害特点-防御措施。复习时,建议用综合比较的方法,将知识表格化,以利于理解各种气象灾害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所学知识,会分析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监测防御。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一些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教学活动预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如水旱灾害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讲授新课]结合课本55~56活动判断自然灾害,得出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 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 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
1、 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
2、 是否对人类造成损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分类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结合图片说明)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活动一:展示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 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种分布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 以南的地区(即南方地区)
该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易发生洪涝。
2、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干旱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3、 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
西伯利亚,大致沿东南方向运动。
4、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小?
寒潮影响我国除 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并且受重重山脉的阻挡,所以南方地区受寒潮的影响小。
5、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为什么?
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
因为台风从低纬度海洋入侵,登陆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台风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引发洪涝,但也可环境旱情,如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过度: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活动二:展示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图,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地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和东南地区。
西南地区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东南地区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 我国超过8级的大地震位于哪几个省区?
超过8级大地震位于 、 、 、 。
从图中可看出台湾省发生的地震最多。
3、 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为什么?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 的山区,以 最为集中。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地面崎岖,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承转: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防灾减灾呢?
(三)防灾减灾
活动三:结合课本59~60的图片
1、 这几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防灾减灾措施)。
2、 掌握常见的避灾方法;地震的预防,泥石流的预防
3、 救灾时感人画面,提高珍惜生命意识。
[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我们只要注意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就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