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5《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1.5《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复习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3页

  (一)战国以前,统治者重视商业

  早期商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使民间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二)战国以后的抑商政策

1.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

  (2)表现

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二是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官营,管制粮食买卖;三是"重关市之赋",重征商税。

②秦朝:继续推行"上农除末"政策。

2.汉朝

  (1)表现:汉高祖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2)影响: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

  (1)表现: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固守农本思想,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2)影响: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文明潮流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