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导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导学案(第二课时)第2页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 一片,有一天,沉睡多年的盘古忽然醒了,他的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把天地分开了。

(2)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讲得真好,用上"抡、猛劈"这两个词,我们就可以知道盘古是怎样把天地分开的。"缓缓,渐渐,慢慢"这三个词非常重要,因为天和地不是一下子就被分开的;第二段中的反义词也非常重要,"清和浊", "轻和重","上升和下降",因为只有清而轻的东西才能缓缓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才容易慢慢下降,变成地。

(4)讲得不错,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一二自然段。

第二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独学:

1.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呢?复述这一段内容?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作者由盘古身上的什么器官想到了大自然的什么景物呢?

互学、群学:

(1)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就这样直挺挺地立在天和地之间,天越升越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