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同学们这样分析人物形象,就更辩证更全面了。
师:这样一个曾顶天立地的霸王在乌江边自刎了,自刎之后发生的一幕令人唏嘘。请同学们来看《史记》里记载的这段材料(投影,教师诵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史记·项羽本纪》)
师:曾经如此威风凛凛,让人莫敢仰视的英雄,最终落得了什么样的下场啊?为了赏金,他的尸体被切割得四分五裂。这五个人, 每人手里抢得的", 皆是"项羽。英雄这样的结局是多么可悲啊!司马迁悲叹的正是英雄霸业未成,有情有义却不能善终的结局。
(投影)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四、生死价值
师:同学们,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有个疑惑,希望大家能帮我解答一下。项羽被围垓下时,他可以选择死,但他选择了活---努力溃围;在深陷沼泽时,他可以选择死,但他选择了活---带兵至东城;在东城只有二十八骑时,他本可以选择死,但他仍然选择了活---快战溃围;在乌江,乌江亭长愿意渡他,他本可以选择生,但这个时候项羽却选择了死,为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影展示问题"探讨项羽最终的抉择"。)
(学生自由讨论。)
生:因为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因为课文里说"今无一人还",他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师:你所找的语句能够证明"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吗?更多体现的是什么?
生:重情重义、羞愧。
师:哪些情节可以看出他的英雄主义?
生:立誓,快战溃围。
生:他之前没有选择死是因为身边还跟着众多士兵,他不会自己选择死而抛弃这么多士兵,现在也不能离开他的士兵,独自逃生。
师:英雄就应该有担当。
生:他在乌江选择死是因为回去也是一种苟活。他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他不愿意窝在江东一片地方,如果不能征服天下的话,他宁愿选择死。
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也必须是一个英雄,绝不是一个懦夫、苟活者。
生:他觉得他的死是天意。文章第 2段两次出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觉得自己就算回到江东,霸业也难成,大势已去。
师:卷土重来最终会化为虚无。
生:项羽自封为霸王,就要对得起"西楚霸王"这四个字。假如他现在逃走了,后人会怎么看他?就算是死了他也能够流芳百世。他觉得现在死对得起自己。
师:这种死捍卫的是自尊。
生:项羽是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之前有兵力的时候,他重情重义,要为士兵溃战,突出重围。到乌江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也没有力气再去拼杀了,这个时候死得无憾,是有尊严的。
师:在常人认为可以选择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懦弱逃避;在常人认为可以选择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这尽显了英雄的悲壮。(投影展示小结。)
师:同学们,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述过很多人的死。黄帝轩辕,是谁啊?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司马迁对其死的描述,用"黄帝崩"一笔带过。孔子,大家熟知吧?他开创了儒家之风,是仁学派创始人,更是至圣。司马迁对他的死描述得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