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计划。"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d.在"一五"和"二五"计划实施过程中, 体制确立起来。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农业方面的表现
a.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
(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b.1932年被宣布为"完成全盘集体化的一年"。
3.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1)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社会发生了极大变化。1936年,斯大林宣布
(苏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同年通过的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部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这一模式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4.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政治、经济两方面。
(1)政治方面表现为:
(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方面表现为: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b.
(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c.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
(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三、苏联的改革
1.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政治改革
(1956年,赫鲁晓夫进行了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