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重点)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及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难点)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教育方针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具体实施
(1)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2)改革办学体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3)新建一批多科性工业大学和多种专门学院。
(4)充实和新建了一些紧缺学科和新的专业。
3.成就及意义
(1)成就: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意义: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易混易错] 新中国发展人民教育,不是把旧教育完全否定,而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了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同时借鉴苏联经验而形成的。
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信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