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白桦派:20世纪初在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已逐渐趋向末流,成为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大部分由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出身的一群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此表示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子,创立独自的一派。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派" 。
三、情节之细节分析:
小说开头这样写到:"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热衷着绘画......"
1.小说采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倒叙:先说结局,设下悬念,引起兴趣)
2.阅读21--36,思考:."这件事"指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件事:(21-27)开端:清兵卫发现葫芦;
(28-29)发展:教员没收
(30-36)高潮:父亲砸碎葫芦
3.所谓命运,就是你周围的人。在这件事情上,这是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那么在小说里面清兵卫、父亲与客人、教员他们对葫芦分别是什么态度?
--清兵卫:痴迷
(幻灯)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是如何体现的?(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找出细节描写,并初步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1)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进行描写,表明他做事很认真的特点;
(2)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3)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
(4)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
(5)第5段"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然后上学校去。"通过描写表现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