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
问题:如何理解币制改革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答案 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刺激了农工商和外贸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视角1 中国近代的产业革命精神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著作,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追求( )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 C
解析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了不懈的努力,"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的主要追求即是民族独立富强。C项包含A、B两项;D项更体现民主化历程,与题目中的"产业革命"关系不直接。
视角2 国民政府的实业救国举措
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说明强调的是实业救国,故C项正确。
视角3 民族工业的发展
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