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后。
2.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s\up4(01(01)资本,同时继续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3)在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s\up4(02(02)实业救国"。
3.表现
(1)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s\up4(03(03)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2)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4.意义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概念阐释
实业救国
"实业"一词是康有为首先提出的。当时所说的"实业"特指工业,后来含义逐步扩大。如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他所说的"实业"泛指工业、农业和商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崇尚通过发展实业来振兴中国,因而形成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特别提醒
(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其主观目的并非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扩大财政来源,支付战争赔款,但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外国经济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双重作用:①"破坏性":自然经济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