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实践的对象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
④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性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使用实践手段也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种种客观因素决定。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
* 综合点拨
学习本框,首先要正确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这是学习实践观点的基础。要紧紧扣住"人们"(实践主体)、"客观世界"(实践对象)、"改造"(而非认识活动)这几个关键词来理解。其次,要正确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要重点把握三个基本特征的含义。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能动性之间的联系: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客观性又制约着能动性;其实质是实践中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 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在全书中的地位
1.本单元是全书的落脚点
《前言》第一句首先指出:"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有关认识世界的理论即:人对外部世界现象、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包括: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等,都已通过教材一至七课的分析,做出了较系统、较全面的阐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而"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另外,无论是讲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还是谈及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所以,本单元恰恰就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阐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怎样去实践,意在说明: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又如何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以便达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有机统一。这样,前言与结束课首尾呼应,衔接一致,体现了全书结构的完整性,是全书的落脚点。
2.本单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归宿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实际"包括个人的思想实际、行为实际、社会实际、客观一切实际。"联系实际"包括对实际的分析、理解、运用、解决、改造等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有了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因此,第八课有关实践的论述都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是这一教学原则的最终归宿。
3.本单元是"三观"统一的基础点
高二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一门课,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