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前三首可能学生会讲到,教师只是强调一下,蒋捷的词是为了和课文的呼应。)
二、解题
(再次呈现课题)师:当你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时,会获得哪些信息?会产生哪些疑问?(请1-2位学生回答)
信息:内心凄凉、乡愁等。疑问:他是怎么"听雨"的?听到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听雨",而不是看雨或思雨呢?为什么选择"雨",而不选择风或雪?为什么"雨"的前面加了"冷"?......
过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太多的问题,这是一篇值得大家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的文章。
三、意象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个问题,也许它会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究竟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情感的寄托,而不选风或雪?从中又寄托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朗读课文1-4节,从文中找出依据来。【PP3展示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潇潇冷雨中去探求答案吧。
学生自读文章。圈划文中的关键词或语句。
预设:1、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追问:想到了什么?)
2、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断"的是什么,"连"的又是什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处可以扣住"二十五年"补充介绍余光中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那种思念缘何而来。)
3、"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这"雨"已不是大自然的雨了,而是汉民族语言中的方块字,对"雨"字的赞美,其实在赞美什么?)
4、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那"土腥气"又让作者嗅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