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秦固天下之强国,而孝公亦有志之君也,修其政刑十年,不为声色畋游之所败,虽微商鞅,有不富强乎?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
--苏轼《东坡志林·论商鞅》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偏差?
[解析] 第(1)问要紧扣材料一,反映的是奖励耕织和统一度量衡。第(2)问要求依据材料说明苏轼对商鞅变法评价出现的偏差。
[答案] (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
(2)认为秦孝公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力,即使没有商鞅变法也会实现国家富强;认为商鞅变法不是秦富强的原因,反而使民怨沸腾,是秦朝二世而亡的根源。否认贬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描绘的是公元前345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其中符合真实历史情形的是 ( )
①这一年,他在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100亩地的赏赐
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地,成了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