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教研课《蒹葭》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教研课《蒹葭》教学设计教案第4页

  北岛、顾城--进行了各种各样诗歌探索,意象奇绝、技法丰富、节奏多变、情感浓缩。现代诗歌是受到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诗歌形式,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

> 教师预设 明确:而上溯两千五百年,我们中国文学史光辉的起点《诗经》,按它的地位与"年龄"来说虽是老者,但我们不难发现她倒更像一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少女,眼眸清亮,穿着朴素,面容纯净。

  

(二)明确诗经"六义"的概念(8 min)

> 教师预设 引起关注: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1. 明确诗经基本文学常识

  * 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起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 年代跨度: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PPT显示朝代时间跨度即为西周初至东周中叶)

> 教师预设 迁移提问:请历史课代表概括下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大事?

> 学生预设:武王伐纣,开创周朝;周初大分封;宗法制度;耕作方式上金属农具出现;井田制;青铜器;乐器如编钟、编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击乐器,像琴、瑟等弦乐器,笙、竽等管乐器,也都出现。

* 《诗经》内容--①史诗;②反应劳动生活;③婚姻家庭生活;④宴饮情形;⑤行役艰难批评时政

> 教师预设 提供文字材料、明确:看下面这则材料,《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

《墨子•公孟篇》道:"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

*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和"诗三百"指的都是《诗经》

* 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歌词)

* 数目:共305篇+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

2. 诗经 "六义"文学常识(看实际情况,可穿插到分析景与情的环节里自然地拓展)

预设:提问-->按预习作业时所分6人一组,每组回答一点-->教师PPT明确

> 教师预设 提出问题后展开介绍:《蒹葭》与"六义"中哪些方面相关?

* 风--民间歌谣。有十五《国风》,160篇。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相对于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地图)

* 雅--"王畿"之乐,105篇。

  畿:古代在行政上由京城管理的整个地区,周王朝所在地镐京、洛邑,今西安和洛阳。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内容多为朝会宴飨的乐曲。

《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大""小"之别向来没有圆满可信的解释:①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诗经》里的《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②内容上《大雅》多为歌颂王朝历史、祭祀祖先的乐曲,《小雅》里还有一些地方土风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