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 教案第1页

课题: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 2 课时 教

标 知识目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能力目标 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重点、难点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教学方法、手段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教学活动 第二课时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产生

1、产生条件: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②外商企业赢利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 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3)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4)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a经济基础较好;b自然经济破坏较内地严重; c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交通;d便于购买设备和引进技术;e思想更开放 ,易接受新事物);

②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投资少,见效快,资金便于周转技术要求不高);

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步履维艰。

3、影响:

(1)经济:新的生产方式,新经济因素产生,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促进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壮大。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思想:为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促使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4)社会习俗:走向近代化(从封闭到开放)

【重难突破】

1.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

(1)洋务运动的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2)洋务运动的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学习西方技术抵制列强的侵略;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对洋务企业的认识:①使用机器、雇佣工人,是中国先进经济的代表。②甲午战争惨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洋务企业的失败,洋务企业继续发展壮大。③对洋务企业的性质争议大:许多人认为是官僚资本,一些学者认为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具有民族资本的性质。

2.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①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中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商品化的程度增强了,但是中国经济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3.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而重工业较少。

(2)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这些城市和地区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劳动力资源丰富;再者交通便利,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而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产生依赖性,故与外国打交道时总有一定的妥协性。

七、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