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
《送友人》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第3页

 11、无论是青山流水还是浮云落日,无论是孤蓬飘飞还是班马嘶鸣,这些事物在古诗里面,我们称之为"意象"。那你知道什么叫意象吗?(简单介绍"意象""意境"的概念)

12、其实,古人特别喜欢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两句诗不知大家听说过吗?(出示ppt: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可以说出这两句诗中的意象吗?)

13、(出示ppt)背景链接:这首诗写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左右。李白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东游。那时的李白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所谓志同道合,天涯难遇一知己,为了实现自己与朋友的理想,所以纵然有万般的不舍还是萧洒的挥别。)

14、此景此情,萧萧马鸣,浮云落日,略显惆怅与感伤,可完全不会感到灰心颓废。这就是李白,乐观豁达,豪放洒脱的李白。

反复诵读古诗: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及语气。

15、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赏析《送元二使安西》(机动安排)

我们了解了以《送友人》为代表的李白的送别诗豪放洒脱的风格,下面来看看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找一找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李白的一生,风流倜傥,豪迈洒脱,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朋友遍天下,诗作传古今,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还将会学习他的《渡荆门送别》,在那里我们会再一次与他相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篇三: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

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园地

11-06 0003 :

李白《送友人》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体会诗歌语气并会背诵诗歌,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朋友的深挚感情。

重点与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点拨。

课堂实录(节选)

一、 导入新课:

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学生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 "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而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麽,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二、了解李白(引导学生回忆交流,略)

三、诵读与品味:

1、学生自读体会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老师: 谁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语气?

学生1: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却毫无哀伤之意。

学生2:我也有此感觉,所以读的时候应明快达观一些吧。

老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2:描写的景物空阔辽远,"萧萧班马鸣"中的"鸣"显出一种豪气,而"萧萧"豪迈中蕴涵着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