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生平的评价和对死者的悼念。可以概括为"论其人,述其哀"
板书: 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悼词 内容:论其人、述其哀
表达方式:抒情、叙述、议论
(2)从表达方式看,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这么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根据这样的提示,我们先给这篇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 开头悼念 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逝世当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2-7)主体评价 对马克思一生的功绩作简要评价。
第三部分(8) 结尾悼念 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
分析第一部分:
刚才我们说到,这是一篇悼词,我们还知道恩格斯是马克思最好的战友。他的逝世,对于与他并肩战斗了40多年的恩格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巨大的打击。所以他作这篇讲话的时候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作者的语气又如何?饱含了深情,基调是的。齐声朗读第一段。
(1) 感情基调:深沉含蓄 语气:平静 (是激动,是平静,还是失落?)
(2) 从哪些语句词语看出他的语气是平静的,感情却是深沉含蓄的?
最为大的思想家 停止思想 安静地睡着了 永远地睡着了
(3) 既然恩格斯要表达的是深切的悼念,为什么语气还如此的平静?(自由讨论)
要点到以下关键词:表面是平静的,但恩格斯的内心是异常不平静的,恩格斯直面战友的墓穴,是在向他最亲密的战友的告别。
恩格斯无法接受马克思的逝世,仿佛他还活在身边一样。
恩格斯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战斗的革命群众讲这番话的,这就决定了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他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溶缩在了最后一句:他已经永远的睡着了。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更能激起人们的哀悼,它可以起到化悲痛为力量的作用。
(4)字词:
"不到两分钟": 补充注释
1883 年 1 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 41 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 月间,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因此,死亡是意外地来临的。3 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状态。她随即陪同恩格斯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地长眠了(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隔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
----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
"安静":指安详
"永远"一词表达了强烈的悲痛之情
(5)讳饰
讳饰,有叫做婉曲,委婉,是要表达的意思并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用比较曲折的方式烘托或暗示给读者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人就说了:你脸上又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