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出现真理和谬误的原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想一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虽然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判一判】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其形式是主观的,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判一判】 真理超出条件和范围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不能混淆。真理能转化成谬误,并不意味着真理中包含谬误。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判一判】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不能一次获得正确认识。
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但对于一些简单事物及其现象也可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