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二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史料三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史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思考
(1)据史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3)与史料二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4) 据史料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关键:改革政治。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提倡暴力革命;从医人到"医国")。
(2)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变化:方法上由改革到革命;目的上由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到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
(4)理论:提出新三民主义。原因:捍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史论总结】 孙中山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早年的国外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2.从"改良"到"革命":上书李鸿章受挫,让他认识到清政府无可救药的反动腐朽本质,决心投身民主革命,武装推翻清政府。
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多次民主革命的接连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必须寻求能够摆脱困境并推进中国革命的新力量。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