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第2页

教学难点:(1)对新中国初期制定的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这个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3、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师生换位讲解、教师总结升华。

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4、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4分钟) 导入语: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

多媒体演示:国旗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学生思考 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像导游一样,导游要善于调动游客的情绪,让旅途轻松愉快而不至于疲惫。其中第一个景点就要能抓住游客,成为游客的兴奋点。而新课的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兴奋点。这节课我采取"抒情独白"的方式导入新课,目的是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8分钟)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在班上交流。)

(1)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2)建国初期国际关系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建国初期我国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4)用表格归纳概括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的内容、含义及其意义。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各学习小组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指引学生完整解决这些问题。如:(1)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教师可打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2)讲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时,可提示学生从政权性质、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国际环境、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等方面回答,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3)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三项基本方针的含义及实行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利用课件引导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