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 ②鱼龙曼延、角觗:均为古代杂戏名。
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解说:此题答案是C。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C项中的"遇"字有"遇到"、"接触"、"对待"等词义,释为"优待",是"很好地对待",显然不符合文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矫饰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解说:此题答案是C。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A项中的两个"为"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被动;所不同的是前者系"为......所......"式被动句,后者系"为"字式被动句,但两个"为"字却是完全相同的。B项中的两个"以"字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内容为目的,其意义和用法也完全相同。D项中的两个"因"字有连词、副词两说,但不管哪一种认识,均表示"于是、就"的意义,表示承着前面的事情而出现后面的行为。从所给两例看,是完全相同的。C项中两个"焉"字有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一种直陈语气,而后者在表示直陈语气的同时,还兼表"(问)于某人"的意义。这种"焉"字,通常称为兼词,即表示"于+是"的意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A.①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②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①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②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①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①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②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解说:此题答案是B。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种考查形式,实际上它是以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为基础的。能力层级为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