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出下一课题:
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2、能源和能量耗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应用能源的历程,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什么是能量耗散?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该怎样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课堂训练】
1.功与能
能是状态量,功是过程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如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这一过程中,运动员通过做功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并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量的具体值往往无多大意义,我们关心的大多是能量的变化量,能量的变化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的能量变化相联系。
重力做功: 弹力做功:
电场力做功: 电流做功:
2. 能量守恒定律
⑴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学习物理学的一条主线。
⑵要分清系统中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发生了哪些转化和转移.
⑶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系产生的内能、即Q=FL相
注意:(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一定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这也是我们列能量守恒表达式时的两条基本思路。
例2.如图2-10-1所示,在水平桌面的边角处有一轻质光滑的定滑轮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K分别与物块A、B相连,A、B的质量分别为mA、mB。开始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