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一 荷塘月色 教案4(1)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一 荷塘月色 教案4(1)第1页

荷塘月色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过程

⑴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⑵基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写作的切入点,可以见出作者内心的郁闷由来已久,郁结之深且难以释怀。"不平静"只是作者夜晚漫步荷塘的来由,是作者写作的背景与导因。至于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一个荷塘,我们切入文章的真正的"文眼"应该是在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月下的内心独白: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从文章看,我们知道作者在文中所要抒发的是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短暂的人生的自由感,以及对此的体认。正因为如此,才有月下荷塘的荷、风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才有其朦胧绰约的风情,才有其雅淡和谐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在作者摆脱了实用思绪,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天地,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所享受到的"独处的妙处"。

其实,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的展示。他要寻得自由自在的所在,毫无尘世的羁绊,并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摆脱内心连日不得安宁的状况,哪怕是刹那间的心宁与神安。作者在荷塘月色之中,这里的一切无不与他的心境相契合。那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无不让人倾心与沉静。在这样的气氛里,作者感到了短暂的宁静与快乐。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既要感受他沉重的烦恼,也要体会他这种暂得的"自由",这样,才能与他一道分享他所体验到的内心的喜悦,以及他心灵里那微妙的律动。

短暂的超然物外之后,总要回到现实中,所以体会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之后,作者不无怅惘地写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孤寂与失落之痛呢?正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说的"忧郁总是同美丽之事物同在--那种注定要消逝的美丽之物"。短暂的独处之后,作者还是要回到令人憋闷的现实中来,正因为如此,月下荷塘式的暂时之美就显得分外的锥心刺骨而令人感伤了。这是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对人生,尤其是人生中的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伤,其中,又暗含着对过去幸福欢乐的一种贪恋与向往。所以在品味苦涩之余,心绪又转化成对逝去的美丽的追想,自然而然引起强烈的历史同化感,也就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