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有红光和蓝紫光,而绿藻的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和b。但在稍深处,红光和蓝紫光就很少了,已不适宜于绿藻的生长,但却适宜于褐藻的生长,因为在褐藻的细胞中除有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c,在继光和蓝紫区域的吸收峰比较宽,更重要的是还具有能够吸收绿光、青光的藻红素、藻蓝素等色素。
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在春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长日照条件,在秋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短日照条件。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上,具备的长日条件和短日条件是不同的。在低纬度地区只具备短日条件,如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般只分布有短日植物;在中纬度地区春天具备长日条件,秋天具备短日条件,所以长日植物和短植物均有分布;在高纬度地区,长日条件和短日条件均具备,但在短日条件下,温度极低不适宜植物的生长,所以只分布有长日植物。
光对动物的影响概括为:
光对动物的影响没有对植物的影响来得明显,但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动物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阳光对动物体的影响常与动物的保护色有关,如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体色通常较深,水生的动物背面体色比腹面深一些,这些特点的生态学意义与动物的保护色是一致的。在高纬度地区的光照强度比低纬度地区弱一些,所以动物的体色总体来说也比分布于低纬度地区的动物体色要浅一些,如东北虎的体色比华南虎和孟加拉虎要浅。
光照时间能影响动物的繁殖。有很多胎生动物的分娩是在春天,这对环境是适应的,因为春天食物最为丰富,有利于幼体的生长发育,但繁殖活动常在冬天进行,原因是胚胎发育需要的时间较长。这类动物繁殖就需要一个短日条件。很多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是在春天,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胚的发育时间一般不到一个月,春天食物丰富,也是对环境适应的。这类动物的繁殖就需要一个长日条件。
阳光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有些动物喜欢夜间出来活动,有些动物喜欢白天出来活动,这些行为通常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如适于躲避天敌、捕猎食物等有关。也有一些动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特别是一些昆虫,如蛾类对紫外线特别敏感,飞蛾扑火便是一例。
2、温度
生物生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极端温度是(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如由于高温的限制,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苹果、梨、桃等不能在热带地区栽培;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高温的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拨1000~1200米以下的高度。菜粉蝶不能忍受26℃以上的高温,所以26℃就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