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鲁教版)
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鲁教版)第2页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 ,从直射点向 递减。所以: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 值;反之,达最 值。阅读课本"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可知:

①夏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②冬至日时: 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达最小值;③二分日时: 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4)思考:扬州(约31°N)一年中在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节气)达最小;假设9月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1°N,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 ,此后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大、小)。

活动4:阅读课本"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 (长、短)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所以:

(1)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 ;

(2)自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小) 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值,而且 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3)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小) 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 昼越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 值,而且 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4) 上终年昼夜平分。

活动5: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 和 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 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1)哪个纬度带四季更替最为明显?原因是什么?

(2)四季的划分方法有多种,比较图1-3-2中的三种划分四季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典型例题】

读 "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