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
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2、等高线的概念及等高线地图的判读方法
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判读方法
3、地形剖面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
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1、海拔和相对高度有何区别?
2 、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点?
3 、如何在地形图中表示出山脊 山谷和山顶。
4 、什么叫分层设色地图?
观察课本"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 高度为500米,甲点的高度1500米,以 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 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 看到。
板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 等高线。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看图:地图册 "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板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 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 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板书: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
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读课本第"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讲解: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看图: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讲解:陆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 ~500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黄色,表示 高原
3000~5000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板书:三、地形剖面图
讲解:为更直观地表示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需要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要求学生参照教材上的绘制步骤,补充完整另一半地形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