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9、日月潭 ( 页)
二 年级 班 主备人 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朗读,充分理解重点语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个 性 化 修 改 教学重点难 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 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 排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二、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三、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 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⑴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⑵ 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 ),叫( );湖的南边像( ),叫( )。
⑶ 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⑷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五、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六、练习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岛 展 环 绕 建 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⑴ 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 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七、写字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