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弊端: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实质:用军事、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认识
(1)"战时":从背景看,它是在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干涉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从目的看,它主要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从内容看,各项措施主要为战争服务。
(2)"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各项措施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共产主义"特征。
(3)总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
1.特点:(1)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2)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3)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新"和"变"
(1)调整了生产关系,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发生变化,实行按劳分配;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3)梳理了一条"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样的发展思路。
(4)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斯大林模式
1.形成原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2.特点: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
3.经验教训:国家按计划宏观调控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为筹得工业化资金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1922年,俄国一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余粮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正确。1922年,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
2.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错误。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能将它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一种经济体制。
3.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的共同点之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