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第2页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 画图法:

  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总结: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设计意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初步渗透假设思想。】

  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鸡的只数   8   7   6   5   4   3   2   ......   兔的只数   0   1   2   3   4   5   6   ......   共有足数   16   18   20   22   24   26   28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思考,严谨推理,进一步渗透假设思想。】

  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上面的两种方法,老师还是觉得比较麻烦,又是画图,又是列表的,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假设法:(随学生能否出现此种情况作为机动出示)

  教师引导:观察上面的表格我们发现。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

    (26-8×2)÷(4-2)=5(只)

     鸡有8-5=3(只)

  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

    板书:方法二: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鸡有:

    (4×8-26)÷(4-2)=3(只)

    兔有8-3=5(只)

  【设计意图:经历用"假设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的思维美。】

  小结方法: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我们重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数目比较小时,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设计意图:帮助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特征--假设思想。】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延伸。

  1.尝试解答课前提出的古代《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看看我国古人是怎么解这个题的。

  【设计意图:体会古人的巧妙思路。】

  2、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炼出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把学习引向深入。此外,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