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1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1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教学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说教法〗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分子的抽象定义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要真正在他们头脑里建立分子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而教师只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多采用对比或比喻的手法,使学生的认识更形象。在本节课中应尽量体现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观察、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

分组:学生每四人一小组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方糖、碾碎的方糖、放大镜、烧杯、量筒、滴定管、水、染红的酒精、针筒、黄豆、芝麻

〖说过程〗

由沙雕引入,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接受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这一观点比较困难,这里利用沙雕作品做类比,为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的知识提供基础。

整节课通过三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第一个探究物质的构成,从自然界众多物质到探究蔗糖的构成,目的是要告诉学生材料的选择是从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开始的。通过三步就行蔗糖构成的实验,让学生一步步考虑,最后根据水变甜的事实,确认蔗糖没有消失,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微观世界。学生得出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后,再次让学生回答一块方糖和一粒蔗糖粉末是由什么构成,强调大量是为了过度到分子的小。然后通过对比与比喻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子是很小的微粒。通过指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同时指出酒精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进而指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第二个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通过学生自己上黑板进行猜想,到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在进行分析黄豆和芝麻的混合,体积减小到分析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减小。通过实验的类比,引导学生思维并使之发现分子之间有空隙,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后,又接着提出是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目的让学生能清楚类比只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不能作为建构知识的直接证据。

  第三个实验探究分子之间空隙的大小,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现象。目的是在平时教学中就可以慢慢渗透科学探究的素养!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分子,你会如何介绍自己呢?你们对分子还想进行哪些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