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任公先生既谦逊又自负的特点,作者就是用这种看似矛盾其实是超常搭配的手法来吸引读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赞美、敬爱之情。
4.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剖析:这是半直接半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赞美,写梁先生的演讲给人留下的深刻影响,用结果来反衬效果,从侧面表现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
5.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剖析:这是对梁启超先生总的概括和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评价,总结了全文,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了反问手法,更加强了语气。
二、重点语段
1."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至"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剖析:本段通过写自己的一次切身经历,勾起了对梁任公先生讲过的《箜篌引》的回忆。这些内容交代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以及他的演讲给人留下的深刻影响,二十余年而不忘,作者用了以结果写效果的方法,从侧面间接描写了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用的是衬托方法。
2."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剖析:这一段是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精彩描写,也是梁任公先生演讲最精彩之处。梁先生的演讲可称之为"表演",他是舞台上最投入的演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他"掩面""顿足""狂笑""太息",他时而"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时而"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真是精彩之极!在这一段描写中,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作者对先生的由衷的赞美、敬仰之情。在充分的叙事之中,表达了这种充沛的感情(如"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就是从侧面表现梁先生演讲感染力之强)。
审美鉴赏
言简意赅,意在言外
梁实秋的语言是简练的。简练是一种很好的文风,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并值得称赞的事。梁实秋是自觉追求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他主张散文"篇幅不一定要长";主张简单,"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状态";力求全文无无用的材料,无多余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位有理念追求、有创作特点的散文大家。本文确实做到了简练、传神,将二者统一起来,非高手难能为之。像他这样追求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不多,尤其是在当代文坛就更加少了。梁启超是当代大家,又是改革家,可写之处极多,但是本文作者仅用简洁的语言短短几百字就把一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这种功夫,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揣摩。
但是梁实秋的文章又是含意丰富、内蕴深刻的,这体现了梁实秋高超的写作技巧。一般人写某人演讲,最笨的可以写到复述演讲词。梁实秋的巧妙在于把演讲的现场效果活灵活现地描述出来。他写演讲者的形象:"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写演讲者的声音:"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他写演讲者的动作:"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写演讲者的情感:"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