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过程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各组从有关媒体中收集古今中外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各种说法、观念或典型事例,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结果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开始出现于( )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现代文明的信息社会
答案:B
2.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阶段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答案:C
3."竭泽而渔,虽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要保护生态平衡
C.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要考虑区域差异
答案:C
4.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体现了人地关系何种思想(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可持续发展论 D.天人相关论
答案:B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 )
A.地球上所有纬度都适合人类居住 B.热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C.温带最适合人类居住 D.寒带最适合人类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