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标上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够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能尝试建构真核细胞模型。
知识目标:
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及成分组成;
2、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
3、 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4、 了解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能力目标:
尝试建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通过对材料的选取和对结构的分析构建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了解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培养一种在合理范围内大胆推测、严谨推理,再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的科学探究态度。
2、 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3、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
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
2、 历代科学家对生物膜的探究历程和实验内容
教学难点:
1、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及实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刚经历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从之前的具体形象思维正慢慢向更深一层的抽象思维过渡。另外了解到学生在之前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有了自己制作模型的经历,这个特点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制作模型的教学策略可行。另外,学生之前对细胞膜的成分和细胞膜运输实例的学习也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引发学生思考生物膜功能与结构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共性问题。
但是高中学生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虽然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但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领会科学探索的科学方法和科学严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