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线索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四种模式
时期 发展历程 列宁时代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义务劳动制。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
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粮食税;②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④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