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出塞》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出塞》教学设计第1页

出 塞 小学语文 北师大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意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4.1.2学时重点

体会诗歌意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1.3学时难点

体会诗歌意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出塞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二、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

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