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第一课时:认识千米

课 题 《认识千米》 授 课 教 师 左文龙 教 学 内 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内容。 教 材 分 析 教材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及河流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并通过推算,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材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体会1千米,认识1千米=1000米,真正体验和感悟1千米的实际长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长度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并能在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千米的含义。

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学活动 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 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2、 填入适当的四个长度单位。(出示课件)

3、 提问: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情境导入,引入新知。 学生独立思考。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二 、主动参与

探索新知

(一)认识千米

1、 板书课题。提问:你曾在哪里听过或看到过千米?

2、 播放课件:这是老师平时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可以用千米作单位?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 教师小结。 启发引导,学生了解千米的含义。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让学生充分感知千米的含义,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让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