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导学案第2页

课题

   13、夜莺的歌声

姓名 班级 四年级组 学习

目标   1、我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2、我能学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一、抄写词语。

  苏联 卫国战争 游击队 德国 法西斯

  二、组词。

  锋( ) 消( ) 梢( ) 淘( )

  峰( ) 哨( ) 削( ) 陶( )

  缝( ) 捎( ) 宵( ) 掏( )

  三、照样子,写词语。

  模糊(模模糊糊)

  弯曲(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路 ( )的眼睛 ( )地回答( )的树林 ( )的上衣 ( )地微笑 ( )的花园 ( )的歌声 ( )地站着

  五、读课文填空。

  1."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 )。

  2.人呢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 刚刚一开火 村子就着火了 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 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

  (1)给第"2"段加上标点。

  (2)"野兽"指的是( )。表达了苏联人民( )的情感。

  (3)小孩这样回答的目的是( )。

  4.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描写小夜莺的内容基本相同,紧密联系,这在写法上称为( )。

  六、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

  4.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

拓展阅读

雨花石

  玲玲发现妈妈桌子上摆着几粒红色花纹的石子,就问:"妈妈,这是什么石子呀?"妈妈说:"这是雨花石。"接着讲了一个故事。

  1946年夏天,天快亮了,一辆汽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岗上停了下来。从车上推下来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人浑身是血,但脸上的神色依然是那样的坚定。突然,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就一下子扑到爸爸身上。敌人恶狠狠地把小男孩从他爸爸身边拉开,威胁道:"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可以不死;不然的话,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这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紧紧搂住爸爸:"爸爸,我永远爱你!"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孩子,黑暗就要过去,天就要亮了。"父子俩向敌人投去一瞥轻蔑的目光。

  敌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之中,小男孩被敌人拖走了。 这天晚上,这个小男孩在敌人的拷打下,什么也没说。敌人没办法,只好把他推出监狱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呀摸呀,摸到了一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的组织,当上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浮现在玲玲的眼前。玲玲又看了看桌子上摆着的几粒红色花纹的石子,觉得这几粒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1)被推下车来的人是谁?这个人什么样?

  (2)小男孩对爸爸和对敌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爸爸牺牲后,小男孩做了些什么?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作者觉得"这几粒雨花石更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