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案第2页

 孔子认为,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在我们身边,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羞于脸面而不敢去问的人却不在少数,而这种心理和思想就大大抑制了我们的发展,抵消了人们的才能和努力,使人的骄傲自满心理潜滋暗长,因而就没有了"无知感""求知欲","不知"便以为"知",这才是最可怕的无知。

然而,那些真正的学问家,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并不否认"生而知之",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多次谈到,他的成绩得益于虚心好学。正因为如此,孔子对于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并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可见,知识越是增加,"无知感"越是强烈,这就是有成就的伟人、学者们的普遍体会。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由此可知,如今的我们,就更应懂得学问的道理,难道我们还有理由"惑而不从师"吗?

掀开人类的行进史,从远古到现在,再到将来,都是人们对周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