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第1页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 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报告中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赢得满堂喝彩。"不可任性"成为2015年开春以来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很多人评论表示"有钱不可任性""有青春不可任性""有命不可任性""游景区不可任性""吃美食不可任性"......

思考:(1)"不可任性",哪些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限制人们的"任性"?

   (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教师总结: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二、新课讲授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活动一:行为的底线

(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教师总结: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展示表格和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