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的稳定性和随机思想。在1.1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然后抽象出概率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从而深化对概率定义的认识。
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中与概率有关的实例,加深学生对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理解,这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概率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器材:试验记录的纸张,硬币若干,玻璃球若干,多媒体课件,笔记本电脑,光学投影仪等。
2. 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配备幻灯片、光学投影仪和实物展台)。
四、课时安排
第一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处理上,分为2课时
1.1 频率与概率(第1课时)
1.2 生活中的概率(第2课时)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课中学习了频率与概率相关知识,认识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概率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人们对于某些生活中的概率认识有误。本节课将和学生探讨抓奖先后顺序是否对概率影响的问题、掷硬币中有关概率问题、彩票中的概率问题和降水概率问题。进一步在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对某些随机事件的概率进行估计,认识到概率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六、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并能够利用概率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概率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灵活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