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 学案第2页

3.影响

(1)积极方面: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消极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思维点拨]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对儒学的态度可说是天壤之别,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文化上的专制是为了维护政治上的专制。不同的是两位皇帝推崇的思想不一样,一个崇尚法家,一个崇尚儒学。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的设立

(1)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地方: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背景

(1)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

(2)汉武帝时,察举制被确立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唐时代,科举制开始实行。

3.特点

(1)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

(2)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

(1)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5)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易混易错]

汉武帝的作为并非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