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沪科版选修3-5 5.2裂变及其应用 教案
2018-2019学年沪科版选修3-5           5.2裂变及其应用   教案第3页

  (一)引入新课

  教师:大家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空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刹那间,这两座曾经十分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大家还知道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国家建成了许多核电站,我国也相继建成了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我想,现在大家一定想知道原子弹爆炸及核发电的原理,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裂变,通过学习,大家就会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了解。

  播放VCD光碟,展示原子弹爆炸的过程及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惨景的片段。

  学生:观看原子弹爆炸的过程,并形成裂变能放出巨大能量的初步认识。

  点评: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为下一步进行教学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进行新课

  1.核裂变(fission)

  提问:核裂变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阅读课本核裂变部分内容,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的反应,称为裂变。

  教师总结: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核裂变都能放出核能?

  让学生阅读有关核子平均质量有补充材料。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由一位同学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回答:只有核子平均质量减小的核反应才能放出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