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第3页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教师活动:在现代刑侦领域中,DNA指纹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示:凶杀案(依据DNA破案)的视频。提问:

1、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吗?

引入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学生活动:回忆初中知识,联系生活,思考、交流回答: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DNA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鉴定遗骸的鉴定等。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引导探索

核酸种类:

教师提问你知道生物体内的核酸有几种?

学生通过阅读读材,观察教材插图, 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核酸的分布:

教师提问两种核酸在细胞中是如何分布的?如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实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主动获得知识。

倾听、总结学生的实验结论,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

教师补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学生阅读课文"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问题。

讨论,明确实验原理、目的及方案,六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后,选派代表就实验所观察到现象进行小结。

获得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思考问答: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区域内。

通过对相关素材的阅读,对实验的观察,通过对比、归纳,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该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简洁、合理、巧妙的设计思路。

核酸的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教材图示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启发学生的思考、讨论。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倾听、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用列表比较的形式,说明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

阅读教材,观察图示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倾听、交流,获得对核酸结构的认识,理解核酸的多样性。

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遗传信息就贮存在其中。

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示和直观教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知识的形成,突出重点。

三、课堂小结

师生双边活动,学生小结,学生补充,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与补充。通过板书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发散性空间。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四、布置作业

课下完成课后习题。 小结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有DNA 和RNA 两大类,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DNA 和RNA 在细胞分布,我们还试图弄清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但实际上还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多多学习,多多探究才是我们最恰当的选择。 板书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 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1.组成元素:C、H、0、N、P

2.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3.DNA与RNA的区别

4.遗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