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以今日之改革导出1978年的改革,同时抛出本课的两条线索:问题倒逼改革、改革逐步深化。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本课。
【授新课】
一、改革的背景
【教师设问】通过一组图片并根据所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什么?
1.思想:"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及"左"倾错误仍继续泛滥
2.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3.通过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现了思想解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二、经济领域的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师讲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但是这一规定很快就被小岗村打破了。
【教师讲述】原因在于1978年,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抗旱救灾,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当年底,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之后,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与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遥相呼应,大胆支持农民的改革之举,实行包产到户,让农民重新获得生产自主权,粮食增产,很快吃饱了肚子。在中国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着两句话,那就是"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受地方改革的推动,1982年,中共中央转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确定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深化过程有初步了解,认识到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