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8.1.1《实践的特征》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
政治:8.1.1《实践的特征》学案(旧人教版必修4)第5页

  主义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本书的一至五课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学说;第六课重点论述价值观的知识;第七课讲述了一些人生观的基本原理。但无论是正确的世界观,还是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树立"三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改造自身,即: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为此,教材在第八课专门设置了《同群众实践相结合》与《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框题。从世界观意义上说,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更大成绩。也只有实践才是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从人生观意义上说,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也只有实践才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基础。从价值观意义上说,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判断价值取向的基础。

  总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是自发地形成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与完善。所以说第八课是"三观"统一的基础点。

  4.本单元是理论归属的结合点

  关于第八课的理论归属问题,是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实践的问题,既属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又属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

  因为,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里既包含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思想,又体现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在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所以说实践的观点理应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因此,教材专门设置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一框。

  但从实践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无论是生产实践还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又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使社会获得了全面的进步。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社会,反过来社会又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因此,实践的观点又应归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同时,从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即: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角度而言,实践的观点也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为此,第八课专门设置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同群众实践相结合》两个框题。由此可以看出,本课是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结合点。

  二、本课时"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的处理意见。

  1.首先,从文字上与逻辑上进行突破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对这一特征的把握,首先要从文字上强调它的"三性",即意识性、目的性、能动性。这是本特征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区别于第一与第三特征的不同之处。其次,从逻辑上进行推理分析:实践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能动性的人,这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以人的实践活动决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无目的地去做。

  2.其次,通过简洁事例的分析,加深对这一特征的理解。

  在教师进行上述分析后,可让学生列举人类改造自然或改造社会的通俗事例,紧紧围绕意识性、目的性、能动性这一特征来进行清晰、富有逻辑性的分析和说明,以加深对此观点的理解。

  3.再次,通过第二特征与第一特征的对比,使学生对此观点的理解达到升华。

对实践的第二特征进行分析后,要让学生明白,第二特征决不是对第一特征的否定,而恰恰是对第一特征的升华和联系。因为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这个第一特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