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从张贤亮个人的人生际遇中探究新时期理论形成的过程及伟大历史意义,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3)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加强对新时期理论伟大历史意义的认知。 6.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在我们甘肃省的周边城市宁夏银川有座影视基地--华夏西部影视基地,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在这里拍摄了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红高粱》﹑《锦衣卫》﹑《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离我们很近,他的领导人是谁那?谁投资的那,用幻灯片打出张贤亮的照片,这个人的一生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
50年代:文学新星 农场改造;70年代:拨乱反正 重见天日 三中全会 命运转折 ;80年代:一举成名 参政议政; 90年代 :下海经商 运筹帷幄; 21世纪初:转危为机 走向世界。
师:五十年代,他已经是文学新星了,但一直到80年代他才有了自己的著作《牧马人》,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那?下面我们通过张贤亮第一段人生经历来了解其中的缘由。
展示情境一:文学新星 农场改造
1957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为《斥大风歌》的文章,抨击《大风歌》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大风歌成为右派言论的代表作品,文学新星张贤亮也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被送进了银川西湖农场改造。从此从此过了22年的劳改生活。
师:同学们,此时的张贤亮郁闷不?他的郁闷,在当时能避免不?你能不能从主流思想的角度说说的理由。
展示情境二:拨乱反正 重见天日
今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作家代表"...以张贤亮为代表七十岁上下这一年龄段为例,他们大都五十年代初走上文坛,开始被称为"文学新星",却不不就就被打为"右派"。直到邓小平站出来拨乱反正,这批人才像文物一样重现文坛。
提问学生:此时的张,心情好不?为啥在咱们当时的中国能出现这种好事?
(要求学生请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可见张贤亮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又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文革结束后,中国向何处去,引人注目,但从1976年文革结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却停滞不前,这又是为什么那?
生:两个凡是
师:两个凡是错在何处?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存在又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其错误在于利用人们对领袖的热爱,打着维护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对毛泽东生前的决策和指示不做任何分析,神话领袖,坚持文革错误,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体现,说明左倾错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师:那么,这一状况又是如何改变的那?
生: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对人思想的束缚!
生:1978年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进一步冲破了两个凡是,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探索。
展示情境四:三中全会 命运转折
2002年6月5日,上海电视台在采访张贤亮时,张贤亮说,的确要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感谢中国在各个领域内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我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告别了生命中的苦难,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张贤亮告别了生命中的苦难,看到了希望,三中全会使张贤亮看到了那些希望?
展示情境五:一举成名 参政议政
1980年,张贤亮的小说《牧马人》发表,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从而一举成名,跻身文坛。1982年,张作为十二大代表,到北京参加会议,学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师:张贤亮所关注的十二大做出了怎样的决策?(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意义?(指明了新时期前进的方向)
从1982年起,张历任第六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张到北京参加十三大,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受到张贤亮的关注。
师:张贤亮所关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师:大家记得很准确,成为文化名人和政治名人的张贤亮却在90年代初做出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下海经商,这又是怎么回事那,我们通过事后对张贤亮的采访来一起寻找答案。
展示情境六:下海经商 运筹帷幄
从1992年起,张贤亮开始下海创办华夏西部影视基地,当上海电视台采访张为什么下海经商时,张贤亮说,因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整个中国掀起了建设市场经济的热潮,那时我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当前最火热的生活就是市场经济。
教师补充: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苏东剧变后中国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不清楚,人们的思想被束缚在姓资姓社上。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从而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僵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打开了新局面,从而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阶段。同一年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师:邓小平理论在什么时候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其思想的来源又是什么?
张贤亮说:"文革时期,我接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这本书让我活下来。'这本说张贤亮反复读了数遍,不仅让张贤亮懂得了运营方略,在新时代玩转了文化产业,还深刻学习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教师补充:包括张贤亮在内的所有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
展示情境五:转危为机 走向世界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许多变化,影视基地在21世纪初也面临新挑战,为了提高公司竞争力,张带领大家学习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企业开始走向世界。
师: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补充:21世纪初,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科技突飞猛进,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师:面对挑战,张贤亮带领大家学习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什么?是怎样被提出的?其内容有哪些?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补充:三个代表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合作探究:学习了这节课后,你对张贤亮的人生际遇有什么感悟?文革前后张贤亮的事业经历与新时期的理论有何内在的联系?
教师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他们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三个代表伟大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继续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理论探索,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我们坚信,在新时期伟大理论旗帜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必将复兴!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