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教案第3页

(6)课文问题

( 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是指闲愁,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词中"欲说还休"实际是统治者不许他发表救国的言论。由于他是个北方"归正军民",处处受到猜忌,所以连话也不敢明讲。辛弃疾曾在《论盗贼札子》中提到自己的处境,说"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正是"欲说还休"句的注脚。可见"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真实的生活处境。从艺术表现技巧方面说,作者在词末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淡泊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他这首词外表虽然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

(7)请从本文和已经学过的辛弃疾另一首《永遇乐》各找出一个语典和事典,说说它们在抒情言志上的作用。

(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都是以典人词的佳作。前者围绕京口,精选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等人的事典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语典,表达了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后者精选张翰弃官归乡、许汜求田问舍、陈登鄙视许汜、刘备胸怀远大等事典以及"树犹如此"(语出《世说新语·言语》)的语典,抒发了壮志难酬的郁愤之情。)

(8)比较苏轼和辛弃疾的词,看风格有什么不同。

(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创造力极强、创作成就极高、艺术风格多样化的作家。苏轼是全面发展的天才,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着精深的造诣;辛弃疾则以一生精力专攻词的创作,达到了宋词的巅峰。苏轼"以诗为词",使词进一步"雅化"、"士大夫化"--使执著现实走出了感性享乐的泥淖,把现实生活提升到了生命本体的高度;辛弃疾"以文为词",进一步解放了词体,拓展了词的表现世界。)

5、背诵

四、作业